企业文化
文化建设

万物明净话清明

发布日期:2023-04-05 信息来源:江西文明网 字号:[ ] 分享

 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缅怀古人、寄托思念,一直是千百年来清明节文化仪式和社会心理的传承。

  在家里给去世的亲人写一封信,表达悲伤;在祖先的墓前献上一支发自内心的香,并背诵一份祭品;家人聚在一起复习家规和家训......在清明节期间,人们以各种形式向祖先致敬,缅怀祖先,在保持谨慎和追求遥远未来的同时,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,继承良好的家族传统。

  每个节日都有其文化内涵。在扫墓和祭祖中追求家庭的意义,在孝道和哀悼中欣赏亲情的价值,无疑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文化内涵之一。因此,人们也把清明节称为“根的节日”。对于每一个中国孩子来说,无论他们走到哪里,无论他们去到哪里,他们的祖国和家园永远是同一个精神根,亲情永远是最深的精神依恋。无论是听长辈讲家族史,还是翻阅家谱欣赏祖先的美德,都是增强家族向心力、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契机。

  清明节作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,自古以来就有慎终追远的习俗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,祭祀和扫荡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。过去,烧香、烧钱、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带来火灾隐患,还造成铺张浪费,污染环境。如今,一些人通过一束鲜花和一个蝴蝶结来表达他们的悲伤,而另一些人则在网上献花、点蜡烛和填写祈祷卡。许多人通过在线仪式扫描和云预约来实现安全和仪式扫描。这些新的绿色文明崇拜潮流使清明节变得越来越“清明”。

  爆竹声和香烟烟雾无疑是从遥远的文化中积累起来的,有着深厚的心理基础。然而,为了放下悲痛,珍惜过去的记忆,更需要的是一种安静而真诚的向往。这意味着在祭祀时尊重祖先,就好像他们真的在场一样,回忆和缅怀过去。此外,公共墓地或礼拜场所仍然是公共场所,扰乱他人的沉思,污染环境,威胁安全,这无疑与公共道德背道而驰。更多的敬畏和新鲜应该成为清明文化的一部分。

  牺牲的本质是传达精神状态。扫除一片灰尘,打磨一张照片,摆放一束鲜花,说一句真诚的话,就能达到追寻遥远过去的目的。与鞭炮和烧纸带来的不便甚至危害相比,人们可以选择更健康、更环保的祭祀方式。献上一束花可以表达悲伤和怀旧;种树可以象征着一个家庭的永恒繁荣和薪火相传。即使是越来越流行的网络祭祀,也可以通过虚拟空间保存逝者的生活信息,达到理解和缅怀过去的目的,为子孙后代保存宝贵的记忆。这很新颖。

  “梨花风起正清明”,让清明回归清洁、清明、纯洁的本质,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渴望,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,还能够培养文化传统。


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浏览次数: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